海南沉香“冠绝天下”
海南沉香生长于瑞香科的白木香树,是树干根部受伤流出结胶汁液,或虫蚁蛀蚀后的分泌物经微生物作用,日久堆积,凝结成褐黄色或淡黄色固体,逐渐由黄变黑,由轻变重,历千百年,树朽香坚,心实而沉水,色墨而味辛。一般要经多年才能凝聚成块,若经长年积聚沉降到根下的条块状体则更好,尤以入水即沉为最佳。
古人对香材使用价值的认识起初是作为药品应用于治病。到了汉代,随着道教、佛教在神州大地日渐兴盛,人们对这类在香木心材上长成的黑褐色树脂聚合物予以更多的运用,所谓“烧之,辟天行时气、宅舍怪异。小儿带之,辟邪恶气。”至唐代,中医学对沉香“香窜冲动、性质辛、微温无毒,可降气纳肾、调中平肝”之药效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。
宋人已记述海南岛在汉代有“交趾之蛮。过海采香……因与之结婚,子孙众多,方开山种粮”的事情。宋时朝庭官府及寺院豪宅焚香成风,对香药的需求量激增,中央政府因此设有香药院,由南方输入的各种香料由官府收购垄断。海南岛是沉香及其它香料的著名产地,从宋代史籍笔记可见,海南香自贡品演化为商品、药品之后,名声远播,引发了消费者的钟爱和海内外市场的热切关注。
海南老沉香
赵汝适在《诸蕃志》中评价海南土产“沉水、蓬莱诸香,为香谱第一”,“其货多出于黎峒,省民以盐铁鱼米转博,与商贾贸易。”范成大在《桂海虞衡志·志香》开篇写道:“世皆云二广出香,然广东香乃自舶上来。广右香产海北者亦凡品,惟海南最胜。人士未尝落南者,未必尽知,故著其说。”可见香药已成为海南特产之最。
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一书中专门别类详细介绍海南香的种类、品质和产地:“海南黎母山峒中,亦名土沉香,少大块,有如茧栗角、如附子、如芝菌、如茅竹叶者,皆佳;至轻薄如纸者,入水亦沉。万安军,在岛正东,钟朝阳之气,香尤醖藉清远,如莲花、梅英之类,焚一铢许,氛翳弥室,翻之四面皆香,至煤烬,气不焦,此海南香之辨也。”;“蓬莱香出海南,状类沉香,惟入水则浮,气稍轻清,价亚沉香,刳去背带木者,亦多沉水。”;“鹧鸪斑香,亦出海南蓬莱好笺香中,色褐黑而有白斑,点点如鹧鸪翼上毛,气尤清婉。”;“笺香出海南者,如蝟皮渔蓑之状,广东舶上生熟速结等香,当在海南笺香之下。”
周去非还特别提到当时海南沉香的交易情形:“(沉香)海南自难得,省民以一牛于黎峒博香一担归,自差择得沉水,十不一二,顷时香价与白金等(笔者注:时称银币为白金),故客不贩,而宦游者亦不能多买。”蔡绦云:“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,冠绝天下,谓之海南沉,一片万钱。”[引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]朱初平记:“沉香价,每两多者一贯,下者七八百。”[引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310]可见当时海南沉香不但品质优而且稀为贵。
野生沉香树被采香人砍伤后开始结香
请持续关注下篇:海南沉香史记(三)。